就像中国红木古典家具在中国家具文化史的地位一样,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中国古代尤其是明(1368-1644)清(1644-1911)时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时下正日益成为现代家居最时尚的装饰材料之一。

一、门窗的材质

古代门窗一般用上好的楠木、柏木雕成,历经上百年一点都不变形,经过长年使用反而浸润得更加油亮。在雕刻手法上也颇为繁复,门、窗、隔断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牡丹、兰花等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有的人家在花窗上还贴有薄薄一层金箔以显示富贵,这些金箔历经百年现在仍清晰可见。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雕有诗词书画,信佛的人家门板上刻有云锣伞盖、弥勒佛等佛教图案,从门板上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家人的出身、喜好。

二、门窗图案派别

花窗花板按照木质可以分为楠木、樟木、柏木、黄杨、龙眼木、红木等,根据木质有不同的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比如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古代门窗木雕大致有三派:第一是东洋木雕,雕刻得比较浅,比较细致;第二是安徽徽派,雕刻由深到浅;再有一种就是福建永春,一般以人物、情节见长,让人看了很舒服。花板大都来自门、窗、桌、床、椅、屏等。

门窗网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木窗的装饰手段


中国古代木门窗装饰的手段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为门窗整体的形式,包括它们的外形和立面上的分割构成;二为采用的装饰技艺;三为色彩的敷设。

中国古代木窗的装饰手段

门窗的外形既决定于建筑实际功能的需要,房屋大,门窗相对也要大;又决定于建筑整体造型,尤其是窗,面积相当的窗,其外形或方或长或圆,其比例或狭长或扁平,往往决定于建筑立面的造型需要。门窗立面可以作形式多样的分割,有等距离平均分割的,有上下分为不相等的两部分的,有的窗中心部分能开启,四周用花格环围的等等。这种分割在不违背门窗实际功能的前题下,也是一种造型装饰的手段。

装饰所采用的技艺,由于门窗皆为木制,所以依附在门窗上的装饰也以木雕为主要手段。以常见的格扇为例,上段格心部分,以木棂条组成花纹为主要手段,花纹的粗细与复杂程度依建筑的性质与讲究程度而定,有的更在格网中嵌入小幅的绘画或雕刻,在格网间饰以小块雕花,使格心更富表现力。紫禁城内几座主要宫殿的格扇,其格心部分都是由菱花组成。这是由两根或者三根木棂相交并在相交处附加花瓣而成为放射状的菱花。二棂相交者称“双交四椀菱花”;三棂相交者称“三交六椀菱花”。在紫禁城的建筑群体中,凡用三交六椀菱花的窗属最高等级,次者为双交四椀棱花,往下依次为斜方格、正方格、长条形等等,这样的处理,既体现了封建礼制的等级分明,又在视觉上保持了整体的统一性。

绦环板上的雕刻装饰,所用手法既有透雕、深雕,又有浅雕、线雕,也有贴雕,当然还有不少是几种雕刻手法混用的。一组有人物有情节的场面,往往同时用透雕、深浅浮雕几种手法,以便于表现主体人物、次要人物、建筑、背景的相互关系,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更具有真实感。在更为讲究的宫殿建筑上,不但用贵重的楠木、紫檀木、花梨木制作门窗,而且还把许多精细的传统工艺应用到装饰中来。用金色银色的嵌丝,用景泰蓝、珐琅、玉雕镶嵌在局部花饰节点上,把绣有花饰的透纱、绢画用在格心的局部,使门窗更显高贵华丽。不过这类装饰多用在室内的门窗之上,以利保护与维持它们的长期装饰效果。

中国古代大门的种类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门的形式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有着十分明确的区别和形制。如皇家贵族才有大门,还有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多种等级,而一般平民百姓居住的则都是最为低级的普通小门楼。另外,古代门还分为隔扇门、乌头门、将军门、耳门、牌坊等。

中国古代大门的种类

隔扇门:隔扇门主要分为两部分,上为格心,下为裙板,格心与裙板之间隔以涤环板。涤环板又叫中夹堂板。格心可用木板浮雕、透雕,镶嵌在门的框架中。云南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多层次的透雕格心,底层往往雕万字穿花图案,面层雕饰则选吉祥图形,如四季花卉、鸟禽动物、琴棋书画、博古器皿等,雕技精细,堪称艺术品。

乌头门: 一种源远流长的大门样式。它与古代两柱一横木的衡门属于同一系统,宋代李诫《营造法式》载有乌头门图样。古代宫苑坛庙的棂星门即取此样式。乌头门还是世宦显贵的标志。

将军门:旧时南方官宦大户的宅门,它严肃有余,于近乎呆板的对称之中,透露出带着威严的凝重。将军门的门槛,又叫门档、高门限,因为比普通门槛要高。

耳门:院落里又设耳门。清代《扬州画肪录》:今之园亭,皆有大门,门仿古制。至园内房拢、厢个、巷厩、藩溷,皆有耳门,不免间作奇巧,如圆圭、六角、八角、如意、万胜、一封书之类,是皆古之所谓户也。古代的私家园林将住宅与花园融为一体,门的样式也追求多样。

牌坊:牌坊也叫牌坊门,又称牌楼。采用了中同古代宫廷建筑的屋顶样式,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等。牌坊之牌,大约与当初坊门上榜书坊名有关,还同坊门下悬牌旌表贤能的古俗有关。

中国古代木门的文化意象


远古时代,门的原始功能只为蔽风雨、防猛兽,人们以石、以树枝为门,实木门不加点缀,完全天然本色,伴随工艺改善和材质的丰富,门之品种日趋繁复,其艺术内涵也因此博大精深,逐步达到以色眩目,以型表心,以质竞富,以艺显神的境界。

中国古代木门的文化意象

门的分割空间、标志领域、划分等级、蕴涵风水、表达身份的功能延伸则完全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程而逐步丰富和深化的。于是,就有了门之文化,有了门之精神,有了从古老文明中继往开来的门之浩歌……有门之始,艺术审美即贯穿其中,华实相间,雅俗齐驱,并因时而变,插针因地而异,于五千年历史中,光彩照人。

门,既是房屋的外檐装修,又是独立的建筑--民居的滚脊门楼、里巷的阊阖、寺庙的山门、都邑的城门楼子。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因“门”而益发独特。宫门上巨大的门钉,横九纵九,九九八十一枚,如凸立的文字,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篇大文章。宅门上门神威武,双双把门,将远古先民关于神话世界的畅想,经过漫长时光的千四百绘,定稿为身披甲胄的模样。门前石狮,何谓“十三太保”?“泰山石敢当”,何得“以捍民居”的功能;俗言道“猪入门,百福臻”,天增岁月人增寿的节日里,驮聚宝盆的肥猪拱门剪纸,贴上了屋门。辟邪呀,祈福呀,驱恶呀,迎祥呀,门又做了古风今俗的展台。

入必由之,出必由之,于是,历史的风风雨雨,门总要首当其冲。唐初的李世民,不是导演过一出杀兄逼父的玄武门之变吗?“天子五门”,所铺张的,绝不只是帝王的排场。老百姓则盼“夜不闭户”,清平世界。与此形成反差,是官府的封条在门扇上打叉叉。涉及北京古城的语汇,正阳门人称前门,相对于“前”,该有个后门。有的,地安门。矛盾的对立统一,构成了杜会。前、后门,公、私门,高尚与正直,低卑与猥陋,借助“门”,亮了相。

中国的门,也派生出“芝麻开门”的故事。中国的门,更创造出离凿龙门鲤鱼跳的传说。前者反映了探索者的精神需求,后者表现了超越自我的渴望。中国的门,还编排出鬼门关的迷信,吓唬愚昧的胆小的人。门总是引人注日的。门占尽了出入口的“区位”优势。门文化也是一个出入口。

从天门、国门、伸缩门、城门、家门、佛门、寨门、闺门、鬼门众多名称中不难看出其繁杂的分类与覆盖的广泛,而门的上横框称为门额,门的左右立框称为门颊,更无疑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的具象发挥。

因门而生,为门而死,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为“国门”昌盛而奋战,为“国门”危难而捐躯,一曲“满江红”,两篇“出师表”,气壮山河,名垂千古;多少才子情圣为脱硫“闺门”所惑,空余“钗头凤”,漫说“红烛泪”,柔情万丈,付于流水;多少痴男怨女为“佛门”所收,日诵“楞严”,夜念“金刚”,自甘青灯相伴,经卷为伍……点点滴滴,桩桩件件,如长河之水,弥漫四方,似清夜星空,满目璀璨。

以颜色论:黄色,象征太阳之光,天之所赐,历来为帝王所独家拥有;红色,华贵典雅,迎合喜气,多为宦官、贵族之专利;白色,简约清纯,吸附式干燥机暗寓坚贞素洁之意;黑色,肃穆厚重,霸气凛然,凸现行伍气派,虽清浊不同,但等级俨然。

从造型看:圆形,取意于天,线条流畅;方形,征义于地,稳健朴实;八角形,采集八卦灵动之精华,衔接风水、奇门遁甲之学说;五边形,暗寓“天地君亲师”儒家伦理要旨,微言而大义,艺术、玄机,二者合一。

以工艺评:刨、砍、推、锯,手法精湛;雕、镶、嵌、镂,繁简自然;拼、补、切、堆,创意巧妙。细处毫发传情,大处气韵生花,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从变化看:商周时期,古朴醇厚,混沌未泯;先秦两汉,粗犷宏伟,线走龙蛇;唐朝大国,雍容平和,精华内敛,;明清以后,光华四射,渐趋精巧细腻,又像杭州陪驾。虽然美感各异,但与绘画、书法、陶瓷、玉器等艺术一样,折射时代光芒,凸现人文特色。

门及其门的材质、配饰物,大者可以见证历史的兴衰,中者可以考察民俗民风,小者可以直观贫富贵贱。紫檀木,恢弘巨制,九九八十一颗镏金大钉的帝王之门,于金黄熠熠间说不尽的王者尊严;宦官之门,柏木为体,杭州二手房金玉为饰,朱红映照,道不完的富贵荣华,对比着平常的民间门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封建特色跃然眼前!而门神的兴起、人物的转换、形式的多样;槐木因带“鬼气”而与门无缘;端午节家家门前悬挂的香艾,现代商业空间设计又从另一个侧面述说着中国文化体系中人、神、鬼三界分明而又混淆的意识统一。

“门”作为一种生活物件,在特殊环境中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实际意义,“名门”是几代人生命延续,名气聚焦的结果;“空门”是吸纳印度文化,华东旅游宣扬“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铸造显现学说派系思想的印证;“午门”地位尊严,百官下马,更因杀戮气太重,无形中让人陡然心寒; “龙门” 鱼跃,是众多求学求仕者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其中因际遇变化所透露出来的世态炎凉,傲卑捧打,令人啼笑皆非;“苏门四学士”,“一门三进士”的美誉,则完全是因为家学渊远,子弟众多而名望在外的缘故,非权势、钱财所能比拟 … …

以意境说:“小扣柴扉久不开,一枝红杏出墙来”,“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于山清水秀之临安昱岭关山前,小桥流水之间,青色的山核桃果实在青山绿水之中,放松心境,弹琴自娱,忘门庭之简陋,乐鱼水之优游,自然清新可人;“庭院深深深几许…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身处帝侯之家,无奈寂寞难耐,一片柔情,遂为“相思”所困,哀愁之心,绵绵不绝;而翠竹掩檐,禅钟悠扬,于袅袅香烟里,领悟红尘外空灵仙境,拒七情六欲于门外,销万古冤孽于莲台,另是一番景象;而市井凡俗,无事相邀坐于亭前将手剥山核桃相食之,穿门走户,酒肉为乐,去门户之见,得朴素之诚,遂令人间烟火,世上百态,已尽行囊括门庭之间!

中国古代门在文化上的形象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沿着中国特有的历史长河发展,并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在建筑文化艺术中亦表现出民族的特征和思想。特殊的建筑“门”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与之相互融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门在文化上的形象

一、等级森严的古代门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做《伤宅》诗云:“谁家起第宅,朱门大道边?”朱者,红颜色也。在封建社会能乐居朱红大门内的人家,绝非等闲之辈。中国传统建筑有很强的色彩等级划分,如《礼记》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 ”。宫廷建筑多用红色、黄色,而民间建筑只能是青砖、灰瓦、白墙。据考古发掘资料,丹、青两色是中国传统高等级建筑色彩的基本格局。中国古代对红色怀有特殊的感情,红色受到重用,因其具有丰富的原材料和巫术象征及色彩崇拜等原因,正因为此,丹红才被赋予封建等级的意义。

汉代卫宏《汉旧仪》说:“丞相听事阁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原来官署不漆朱红,是为了区别于天子,如此可见,朱漆大门,曾是至尊至贵的象征。由此,朱户还被纳入“九锡”之列。所谓九锡,盖指天子对于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即赐给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则、朱户、宫矢、斧钺、纳陛、虎贲等。可见朱户的传来是多么不易,要等待天子的赏赐。至于黄色之门也极其显贵,以至唐代用“黄阁”指宰相府,用“黄阁”借喻宰相。除去门色之外,门上的门扣、门环、门钉这些实用的功能都被赋予了等级的意义,它们和门色共同组成了一幅封建礼制的图像。明朝初年,朱元璋颁诏申明:“亲王府的大门丹漆、金钉、铜门环、门钉用九行七列共六十三枚;公主府大门绿漆、铜门环、而门钉减少两列用四十五枚;公侯门用金漆、锡门环;一二品官府内用绿漆、锡门环;三至五品用黑漆、锡门环;六至九品用黑漆、铁环……。可以看出:从帝王宫殿的大门到九品官的府门依次是:红门、金钉、铜环;绿门、金钉、锡环;黑门、锡环;黑门、铁环。从门的颜色上分是红、绿、黑,从门环的材料上分是铜、锡、铁,由高到低,等级分明。对官第大门的漆油做了严格的规定。杜甫《与朱山人》诗曰:“相送?门月色新”,诗人所说的“柴门”便是民宅的门,荆条、木枝,原始的木色。清代李渔说:“及肩之墙,容膝之屋,俭则俭矣,然适于主而不适于宾”,从古至今门户都要与主人的社会地位相衬。

除色彩装饰外,门的数量也是等级划分的手段之一。门的数量在城市设计,宫廷建筑群的设计中,均有严格的等级,唐代《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个城门可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门只开一个门洞。《周礼•考工记》通过“三室居中,左祖右社,面朝背市,五门、三朝、六寝”的空间设计,以壮丽威严的空间处理,反映了传统宫廷的空间等级秩序。

二、艺术的展示之地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均具有时间的流动性。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不是空间,而是使用的时间过程中所形成的心里空间,具有丰富的情感。如同文学、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一样,空间是鲜活的、流动的、具有生命力。建筑的内外空间因其通透性而具有流动性,不固定性。门窗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门不仅仅是供人出入,还可使室内外空间发生流通变化,门和窗更重要的功能是室内外空间的交流。《易系辞》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意思是说,关起门来,室内空间幽暗封闭,就是“坤”,亦即“阴”;打开门时,阳光射入,顿觉开敞明亮,就是“乾”,亦即“阳”,随着门之开闭,室内外空间阴阳变化,无穷无尽。在传统庭院式布局中,以建筑外部开放空间为阳,则大门的过渡空间为阴;大门的过空间为阴,则进大门后的庭院开放空间为阳;在这里“门”成为《易经》中阴阳空间变化的关键,门在这种阴阳变化过程中有了积极的意义,空间也没有了固定的品质,只在变化的过程中才有意义。

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不是指封固在室内的“死”的空间,而是富有情感的,人们的思想可以透过门窗,进入无限的自然空间,这时他们的心理空间便是无限的。小小门窗,不仅是一幅幅变化无穷的自然风景画,而且还是心灵的窗口。杜甫的《绝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正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还有唐代杜牧《旅宿》:“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等妙句,同样把无限的空间拉回到有限之中。还有“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所有这些,都是通过门窗打通了大自然与人的隔膜,使外部美妙的大自然流入小空间之中。“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三、民风的亮相舞台

虽然历代君王对门的漆色、形式均作了种种规范,但对民风、民俗却给予了很大的自由,极其丰富的民风、民俗均选择建筑大门作为亮相的舞台。民俗文化并非原有建筑部分,但却已经与建筑密不可分,成为建筑文化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阳宅十书》中说:“大门吉,则全家皆吉矣,房门吉,则满屋皆吉矣”。居者最关心出入平安。中国民间宗教是古代社会鬼神崇拜的延续,神、鬼、人居住的地方称为三界。鬼代表了人性恶的一面,成为人间灾祸的源头,不安份的厉鬼常骚扰人生,人类就渴望神力逐鬼驱魔。于是家家都要祭祀五位家堂神,就是门神、井神、厕神、中霤(屋檐)神、灶神称为“五祀”,以求神灵保护家宅平安。《山海经》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记载着神话中桃木代表友好,而老虎吃鬼。神荼,郁垒成了第一代门神。神要体现在大门上,最早用桃木刻成神的形象在节日悬挂在门上以驱鬼妖。但桃木上雕门神比较难,人们逐渐用绘画代替雕刻,只在桃木上画神像。并逐渐成了镇妖驱鬼的一种符号,称其为“桃符”。王安石有《元日》诗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历史的发展,门神的人物与形象也起了变化,如唐朝的大将军秦琼与尉迟恭,钟馗等,至今都是老百姓喜爱的武门神。在民间还有用天官、喜神、和合二仙做文官门神,天官为天、地、水三官之首,所以民间多以天官为福神,?绿、寿二仙并列称为三仙,而三仙中又以福仙最受欢迎,福仙也由神像变成了“福”字,将它倒贴在门上以取“福到”的口彩。五代以后由桃符又演变成春联,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而成为年俗。不管门神是谁,以大门为载体兴行了这种文化,门神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门神到家,能祛邪纳福,生活能称心如意,这就是门神在人们心中的作用。

除敬门神、贴春联以外,民间还有在门上放照妖镜、八卦图等辟邪之物。传说古代道家进山修炼,在背后挂一直径为九寸的圆镜,就能使鬼魅不敢近身,这是因为镜子能够使鬼魅现出原形,圆镜悬挂在门上,起到照妖驱鬼的作用。门上挂一种木雕的兽头,叫“吞口”,由于其面目狰狞,可以以怪驱怪。挂上八封图,可以预测吉凶。挂上铁叉,铁叉的尖爪,也可以叉杀鬼魂。门上挂的装饰除了驱鬼辟邪以外,还有门上的祈福物,如:门上贴元宝,再贴上喜鹊、柏树枝等吉祥物,用来接财纳福,门上贴吉祥纹样“喜”,称为“双喜”临门,门楣上挂有五只蝙蝠的图案剪纸,是取“五福临门”的吉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民间也都有与节气相关的民俗,这种民俗也常表现在门上,如:清明节插柳、端午节在门上悬挂艾叶等。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取柳枝著户口,有鬼不入家”,清明节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插柳以辟邪,还有说“插柳枝于户,以迎元鸟”,是为了迎接燕子的归来。端午节在古时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火旺之象,火旺则生毒,民间有“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辟邪”,不少地方将艾叶编成虎形,称为“艾虎”,更增添镇邪的象征意义。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户门是宅院的咽喉,《阳宅正宗》称:“门为一宅之主宰”。阳宅相法中每有“气口”之喻,在住宅中蕴藏生气,门是极重要的。阳宅中的“三要”(门、主房、灶)及“六事”(门、路、灶、井、坑、厕)都把门作为一个主要素。事实上,门的确是保护生气的枢纽“门通出入,是为气口”。《阳宅大全》中强调了门的通“气”作用;“惟是居屋房中,气因隔别,所以通气只此门户耳。门户通气之处,和气则致祥,乖气则致戾,乃造化一定之理,故先贤制造门尺,立定吉方,慎选月日,以门之所关最大”。量门的尺子也完全不同一般的尺子,门尺又称为鲁班尺,上面刻有凶吉门光星,用它衡量门窗,可见立门主要不是以人体尺度为依据,而是从观念出发强调对气的导引或堵塞,而气则用吉凶表示优劣。《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古建筑设计中忌讳直来直去,故门楼前设影壁或院内设照壁,影壁是针对冲煞而设计的,使气流绕着影壁而行,气则不散,符合“曲则有情”的原理。风水学亦考虑到环境景观的象征意义,如“门前忌有双池,谓之哭字,两头有池,为白虎开口,皆忌之”。为求稳定,“大门门扇及两端墙壁须大小一样”,是对称均衡的心理审美要求。

四、心灵寄托的地方

门上雕饰的题材和内容是相当广泛而丰富的,它不但反映了古代传统的吉庆有余、招财纳福的内容,还表现了主人的信仰和理想。门头上雕刻装饰的内容大都为传统题材,动物中用之最多的是龙、狮子和蝙蝠,代表“八仙”的八件器物(暗八仙),常被用在门头的横枋上成为重要的装饰。门楣裙板上刻八样祥瑞之物就是:和合、玉鱼、鼓板、磬、龙门、灵芝、松鹤,称为八宝图,已成为建筑和器件的常用装饰画,包含着吉祥、祝福之意。其它具有象征意义的莲、桃等都是常见之物。此外,琴、棋、书、画、古玩器物、山水风景,甚至于将表现整幅传统戏曲内容的雕刻也搬到了门头的中央,门前运用最多的装饰物就是狮子,由于它性格凶猛,神态威武,常被用在门口当守门兽,除此之外,还因为“狮”与“事”谐音,因而组成了不少带有吉祥内容的题材,如两只狮子代表“事事如意”,如果加上钱纹则喻意“财事不断”,狮子和瓶在一起,则象征“事事平安”。

中国传统建筑中充满诗意的建筑符号就是文字,中华民族是一个擅长运用文字来表达意念的民族,古代建筑在落成之时,常邀集文人墨客云集新屋,点题命名,通过搜寻精炼的文字,建筑的意念便借着题者的文笔,作为题诗颂词镌镂在门额、壁框之上,成为易读性强的建筑装饰,这些可供阅读的记号不仅是建筑符号,而是更巧妙地运用了易读性更高的文字记号。一般在住宅、宫殿、店铺等的门上都留有题字的地方。在民宅中,门斗是承安门板的门框上面增加的一段框架,宫殿的大门也有这部分,在江南砖筑牌科门楼上,这一部分称为“字牌”,是专门用来刻写文字的。即使在门头复杂的屋檐下有多层梁枋相叠,也不忘在中间留出供刻字的“字牌”部分。几乎家家户户都刻写或书写文字,文字的内容并不一定是住宅的名称,而是主人所喜爱的人生格言和理想愿望。商号、酒铺的名称做成牌、匾、酒旗挂上店门口,称为“招牌”、“幌子”,牌匾多取吉祥及生意兴隆和反映经营特色的词句,而幌子的式样颇多,实物和模型均可采用。

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门文化


门,是安装在房屋的出人口,并能开关的障碍物。宫殿、衙署、富豪之家的门上的装饰等级森严,不可逾越。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建筑上的门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铺首质地、门的色泽和门钉的多寡。门的颜色、质地、门钉选择每一个阶级都有不同的安排。

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门文化

一、门环质地意味着等级

铺首衔环 古时较大建筑的门上都安门环,外人进院,必先叩环。宫殿、衙署和富豪之家的门环,底盘作兽形,似龙似虎,下衔以环,称为铺首,故人们常以铺首衔环指称叩门的装饰。铺首衔环按等级分为金质、铜质、锡质和铁质四个等级,如清代规定,皇宫的门环为鎏金,一二品官为铜质,三品至五品为锡质,六品至九品官为铁质。

二、门钉表现形式有深意

门钉 在建筑上应用象征手段表现思想内涵有一种数字象征方法。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将天下万物分为阳性和阴性,男女之中,男为阳,女为阴,天地日月中,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数字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所以在宫殿中,皇帝为阳,后为阴,如果与数字相联系,则单数中最高数“九”当为帝王的象征。因此,在宫殿中才出现了“九龙壁”、“九龙御道”、屋脊上九个走兽的特有现象,这种象征手法应用到门上,则出现•了横九排、竖九排共81枚门钉来象征皇帝专用,这并非构造上的需要,而是象征等级的装饰手段。

三、门颜色表示不同含义

门的颜色 人类认识红色最早,太阳是红的,能给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火是红的,有了火,人类能够烧食,火能烧制陶器,烧砖瓦盖房,火还能避邪等等。按《明史》记载,亲王府的大门是丹漆、金钉、金铺首、铜门环,门钉为竖九横七共63枚,公主府的大门是竖九横五共45枚。百官府第中,公侯用金漆兽面锡门环,一二品官用绿油兽面锡门环,三至五品官府用黑门锡门环,六晶至九品是黑门铁门环。由此大体可以看出,从帝王宫殿到九品官的府第门的装饰是:红门金钉铜环、绿门金钉锡环。一二品官以下各官门上都没有门钉的装饰,依次是绿门锡环,黑门锡环和黑门铁环。从门的颜色分自上而下是红、绿、黑,从门环的材料上是铜、锡、铁,由低到高,等级分明。

中国古代木门窗在色彩上的运用


门窗的色彩,由于保护木材的需要,在木门窗外表多上油漆,多数为上下前后油同一颜色,或者只在表面涂透明清漆,露出木材本色,但宫殿、寺庙等大型殿堂的门窗仍采用多色彩的油漆作为装饰手段。

一、门窗色彩在古代运用

在紫禁城主要宫殿建筑的门窗上,都遍用大红色,而在雕刻部分描以金色,组成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在一般比较讲究的建筑门窗上,对装饰雕刻部分喜欢施以彩色。以格扇为例,简单者,边框与格心、裙板、绦环板油两种不同色彩,取得色彩分明的大效果。复杂者,把雕刻装饰部分按主题施以不同色彩,红花、绿叶、棕色树干、白色的鸟;在有情节内容的整幅雕刻中,人物衣冠都细描出相异色彩,五彩缤纷,热闹异常;有的还把格心部分的花纹描以不同色彩,使其装饰效果更加突出;但不论如何花哨,格扇的边框都是同一色彩,以保持成片格扇在多样中又具有统一的大效果。在那些宫殿殿堂室内的讲究格扇上,色彩更为丰富,但这种丰富并不表现在多色彩的油漆上,而主要依靠木料、金属、珐琅、玉石、绢绸等不同材料本身的色彩与质地的组合,楠木、花梨、紫檀质地坚实又各具不同的天然颜色,翠色的玉石,镀金的铜片,加上色彩深沉的漆画,绢绸上的字画,和艳丽景泰蓝的局部镶嵌,组成为不同寻常的装饰效果。

二、门窗色彩在现代运用

经过如此多种多样装饰的门窗,有的已经逐渐减弱甚至丧失了原来的实际功能,房屋立柱之间成排的格扇门、格扇窗的格心部分为了增强装饰效果也不顾采光和通风的功能而充满了密集的各种各样的花饰;绦环板上雕刻出一幅幅由人物、动物、器物组成的画面。墙上的窗格也越来越密,花饰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做成前后两层的花纹。有的在普通窗的外面又加了一层满面装饰的木窗,形同挂在窗上的花罩。这样的门窗已经成为陈列在屋檐下供人观赏的工艺屏幕。

木材制作成门窗,经过古代工艺匠的制作加工,成了一种木文化的工艺作品,在这些各种式样的门窗上我们既可以观赏到华贵的宫廷文化,清雅的文人士大夫文化,也可以见识到生动活泼的市井大众文化和乡土文化。正是由于木门窗所具有的这种文化特质,它们开始走出建筑的场所而进入更为广阔的领域。在五星级的宾馆,高档餐饮店都可以见到挂在墙上的门窗作为高雅的装饰品;并列的格扇也成为电视台专题节目的背景。如今,门窗与与垂花门、牌楼一样,它们原来都是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和一种构件,现在都成了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标志与符号。

古韵中国 古代门的造型结构解析


想必很多人在网上或者现实生活中有去看过故宫天安门,很多人在面对那一扇红色的大门时候,总会感到一种威严感。而在江南水乡,门又可以带来别样的风风情。在中国古建筑历史上门总是可以带来别样的感觉。那中国古代门造型结构又是什么呢?

古韵中国 古代门的造型结构解析

(1)、门头:指门上方的小屋顶。(2)、门脸:指门头和门之间装饰的部分。(3)、门扇:指门上可以关启的扇叶,是门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有一扇、两扇或多扇等种类。过去的门因叩门、开门、锁门等需要,在合适的高度装有叩门环和门锁镣。木制的门又多块木板制作而成,需要用横向木条和铁钉固定。大而光滑的钉头整齐的排列在门板上,称为门钉。为增加紧固的厚度,在门的上下端镶嵌的铁片称为看叶。为了美观,这些构件都被加以美化,逐渐成为门的重要的装饰。门神:是门上贴的神像,民间风俗用来保护平安。欣赏不同时代的门:1、古代皇宫大门欣赏:(1)、门饰:门钉:皇宫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一共九九八十一个。在古代“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天”,所以皇帝也称“天子”,因此皇宫门上门钉为九九八十一个。而王府的门钉为七九六十三个,逐层递减,老百姓家一个门钉也没有。铺首:具有使用价值的门环,往往配以装饰性底座,有驱邪的意义。宫门上的铺首仅为装饰,无门环功用。铺首在朱漆宫门上,用金色的门钉相互映衬,显示皇家建筑的帝王气派。(2)造型特点:庄重(3)总结:门的装饰、色彩、造型在特定时期有很强的等级性2、几款现代建筑大门的欣赏

(1)装饰:几何造型装饰,不锈钢玻璃,木板材质的运用。(2)造型:简洁,具有现代设计理念。(3)总结:门的装饰色彩、造型呈现多样化。3、古代与现代民居的门的对比欣赏:门的造型、装饰随时代变迁,人们的审美倾向而变化。4、欣赏不同造型的门:(1)、方形:简洁或庄重,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家居的门一般都为方形。(2)、拱门:气派,或弧线具有亲和力。我国西北地区窑洞门可支撑洞顶,且门窗相连,兼具出入、采光、通风的作用。(3)、洞门:中国园林常用,不仅可以出入,还可框景。(4)总结:门的造型要依据其功能、环境设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门的构造呢?

中国人的木窗情节


实木从祖先学会钻木取火,秦始皇用木建成阿房宫,到中国传统的实木家具和木质门窗,木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国人的实木情结是与生俱来的。

木文化

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充分发挥和应用木材质地轻、强度高、弹性好、纹理美的优点,制成建筑的梁架、立柱与门窗,这些构件在制作加工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美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使自然的木材具有了美的形式,形成为一种在建筑上的木文化,其中门窗由于所处部位的显著而成为表现木文化的重要部分。

铝护实木窗

施塔曼铝护实木窗那些不加修饰的木色,独一无二的木纹,甚至那些天然的疤结,有着得天独厚、无法比拟的质朴和天然性,温润而具有内涵,令人可以在实木木窗的触感和香气中感受那份原始的气质,满足我们对自然的渴望和对温暖的追寻。

纹理

施塔曼铝护实木窗的纹理质感与触手即华丽冰冷的材料有所不同,木材一直传递给我们的是安静与质朴,每一个实木门窗,总是透露出可爱、笨拙和不可替代的年轮,木材用另一种方式演绎了树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代表着一种“家”文化,传递了一种温馨和家的温暖。

文章推荐